濃縮法是在加熱濃縮廢稀硫酸的過程中,使其中的有機物發生氧化、聚合等一系列反應,轉變為深色膠狀物或懸浮物后過濾除去,從而達到去除雜質、濃縮稀硫酸的雙重目的。高溫濃縮法的加熱過程采用高溫熱載體,溫度為180~210°C,可將有機物轉變為不瘩性物質,然后過濾除去。
低溫濃縮法是將廢稀硫酸在低溫下經換熱器加熱后進一步強迫汽化,生成汽液混合物,再進行分離,分離后的氣體經高度除霧后進入氣體凈化器,凈化后排放。
外觀與性狀:淺藍綠色單斜晶體;熔點(℃):64(失去3個結晶水);相對密度(水=1):1。897(15℃)溶解性:溶于水、甘油,不溶于乙醇。它具有還原性。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。在實驗室中,可以用硫酸銅溶液與鐵反應獲得。在干燥空氣中會風化。在潮濕空氣中易氧化成難溶于水的棕黃色堿式硫酸鐵。10%水溶液對石蕊呈酸性(Ph值約3。
之所以使用黃鐵礦渣作為生產原材料是由于其與不同,這種物質本身含有氧化鐵、氧化亞鐵,及易與硫酸反應聚合形成聚合硫酸鐵。且以鐵礦渣作為原材料是屬于資源再利用,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及環境保護。需要注意的是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溫度,而且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于以為原料的成品,其雜質會多一些,在空氣中容易吸潮。